小樓與藍天勾勒出迷人的天際線 ~
這是我在馬丘比丘最喜歡的一張照片了,
到了熱水鎮之後, 匆匆地將行囊丟在民宿裡,
便立刻風風火火的趕去買門票,
而售票處就位於小鎮中心廣場的教堂旁,
沒天良的, 外國遊客的收費一樣貴很多......
門票還是一樣用印表機列印的,
來回三十分鐘車程的上山小巴要價15.5 米金,
一路上山, 風景沒啥變化, 越接近山頭, 越能感受到陽光的溫度,
拿著機場臨時買的簡介, 在入口處的到此一遊照是一定要的啊!
過了這個彎道, 就是道道地地實實在在的聖地 - 馬丘比丘!
一印入眼簾, 遊客如織,
大家都擺出各式各樣的"破斯" 拍照留念,
傳說中的草泥馬現身啦!
可惜的是等了一陣子, 大夥都在埋頭苦吃,
就是不願意抬起頭賞個光來張大頭照,
真的是很愛吃耶你們!!!
右邊高聳的小山是著名的"華納比丘",
每天都僅只能容納一百名旅客登記攀爬,
據說路途不遠, 但是非常的陡峭,
凡是成功登高者, 都可獲得獎狀一枚,
而且想要拍攝Machu Pichu 的至高點, 也是位於華納比丘之上,
至此, 已是相機拿起來就瘋狂的拍照,
管他甚麼模式, 都要試試看,
人生可沒有重來機會,
或許我這一輩子將不會再有機會踏上這片土地,
所以, 拍就對了!
馬丘比丘是個環山而繞的國度,
當初印加國王為了逃避西班牙軍隊的追擊,
而率領全族人民逃入了這個隱藏在叢山峻嶺間的聖地,
也因此形成了自給自足的小型社會,
當地居民大部分的糧食來源就是灌溉梯田所產生的稻米,
這一棟棟小樓, 就是當時的農舍,
一路走來, 終於讓我覓到了個能將絕大部分馬丘比丘納入鏡頭裡的好地點,
無奈點高風也相對的大,
拍了好幾次終於是成功拍了張完整的照片,
(為什麼我的臉會浮腫成這樣!!!! 一定一切都是高山藥的錯啦 > <)
這裡的地勢真的是很陡, 通行的道路也窄,
很多時候都要手腳並用,
直上直下的爬行,
由農田處往下走,
就是老百姓們平日居住的屋舍,
一間間整齊有序地排列著,
只是屋頂都早已隨著歲月的流逝而湮滅,
這是進入中心街道的城門,
也是通往方才有說到的屋社群的幹道,
雖然這裡大部分的遺跡都保存著良好的外觀,
但還是難免難敵歲月的無情,
仍舊是有些地方都已坍塌,
化作一堆亂石四散,
雖然我無緣於華納比丘,
但還是努力的想要一親芳澤,
"栓日石"
是馬丘比丘最有名的地標之一,
由於印加人非常的崇拜太陽神,
於是建造了這一塊栓日石,
顧名思義就是想要將太陽永遠的拴在此地,
藉以能永久地獲得太陽神的庇佑,
據說此石塊乃是一體成形, 共有三十六個角度,
只能說古人的工藝技巧, 有些遠遠是現代人所猜不透也遠不能及的
另外, 還有一說由於此石塊年代久遠, 吸收了長久歲月以來的日月精華,
具有非常大的靈性, 凡是稍有慧根與特別體質的人觸摸到它,
便能獲得巨大的能量, 因此吸引了很多人前來膜拜,
那麼我在上面留個...影....這樣是不是褻瀆了呢
面對著蒼茫的大地, 發思古之幽情,
從進門直到坐在這裡, 才真的有種真實的感受,
原來, 我真的辦到了, 實現了從小到大的夢想之一,
但也深刻的認知到何謂天助自助者,
感謝能擁有這個機會, 也感謝自己能鼓起勇氣踏出來,
人類是如此的渺小,
很多事, 即使老天爺給了你機會,
但若是自己不努力, 也是不會成功的,
時間的齒輪一直不停地轉動,
不把握, 機會稍縱即逝,
年輕, 就是要這樣揮霍才是!
天啊, 我是在胡說八道些什麼,
一時間心裡湧上太多太多的感觸,
舊的還來不及消化,
新的便已冒出泡泡,
只好混在一起胡亂的品味囉 ~
呵 ~ 城牆上突然出現的一顆巨石,
是不是很像小March 啊!
印加先民不只在石器上的雕工精湛,
還建立起遍佈全城的水利系統,
到現在都還有水流動呢, 很厲害!
我才走了不到一小時,
這山路爬上爬下的彎來繞去,
真是快要把我給累死了,
剛好這有塊不知名的石板凸出來,
先撐著休息一下吧!
這裡可遠眺山腳下的熱水鎮,
來時的藍色列車有如孩童的小積木一般玲瓏,
古時的印加又稱為黃金帝國,
或許人們看重的是它當時顯於世的寶藏,
但在這日暮西山, 金光遍灑於山巔之上時,
這不正是人們苦苦追尋的黃金帝國嗎!?
整個馬丘比丘的園區只開放到下午5點,
時間將至, 我們也只好依依不捨的說再見,
入口與出口是同一個地方,
在入口的地方有間小小的紀念品商店,
櫥窗裡每一樣銀飾品都很美麗精緻,
不過要價不低, 我還是回頭去小鎮上買買路邊攤就好,
奔波了一天後,
在夜幕低垂時刻, 我們回到了熱水小鎮,
點點燭光的映照下, 又一列火車緩緩經過,
忽然間有了一股熟悉感,
彷彿來到天燈的故鄉平溪小鎮,
這時覺得自己似乎離家沒那麼遙遠了......